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伊训》:“敢有恒舞于宫,酣歌于室,时谓
详细解释
去掉繁杂部分,使它趋于简明。出自《尚书・纬》。宋・严羽《历代诗话・诗法家数》:“绝句之法,要婉曲回环,删芜就简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简单化。〖释义〗芟:除去
详细解释
大家一条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团结一致;克服困难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《国语・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比喻同心协力,
详细解释
伦常败坏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彝伦:伦常;攸:语助词;斁:败坏。伦常败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帝乃震怒,不畀洪范九畴,彝伦
详细解释
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中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
详细解释
要求人完美无缺。形容苛求过分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:尔无仇疾于顽,无求备于一夫。求:希求;备:具备,完美无缺。要求人完美无缺。形容苛求过分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陈》:尔无仇疾于顽,无求备
详细解释
你的祖父,你的父亲。指祖父和父亲。出自《尚书・君牙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祖辈。乃:你的。你的祖父,你的父亲。指祖父和父亲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牙》:“惟乃祖乃
详细解释
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比喻少数服从多数。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
详细解释
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停止战斗。偃:停止;修:致力于。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
详细解释
亦作“一日万机”。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漠》。孔传:“几,微也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在领导人。亦
详细解释
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出自《尚书・冏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复制出处:《
详细解释
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勤于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。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详细解释
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富裕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众富裕。利用:尽物之用;厚:富裕;生:民众。充分发挥物的作用,使民
详细解释
自己感到恐惧和危险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:栗栗危惧,若将陨于深渊。栗栗:发抖的样子。自己感到恐惧和危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汤诰》:栗栗危惧,若将陨于深渊。例子:金庸《倚天屠龙记》第三十七章
详细解释
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。形容非常顺利。出自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德惟一,动罔不吉。德二三,动罔不凶。罔:无;吉:吉利。所作所为没有不吉利的。形容非常顺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咸有一德》:德
详细解释
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。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燎:燃烧;原:原野。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。比喻迅猛发展不可
详细解释
谦虚好学,时刻策励自己。出自《尚书・说命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书面语。谦虚好学,时刻策励自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下》:“惟学逊志,务时敏,厥修乃来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形容不学习而无知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面墙:面对墙壁,一无所见。形容不学习而无知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
详细解释
表示病危将死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:“疾大渐,惟几,病日臻,既弥留。南朝・梁 萧统《文选・王俭〈诸渊碑文〉》:“景命不永,大渐弥留。一般作定语,指病危将死。大渐:病
详细解释
不偏向;不邪曲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不偏向;不邪曲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无偏无陂,遵王之义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
详细解释
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德:心意。大家一条心,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乃
详细解释
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朕志先定,询谋佥同。”
详细解释
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出自《尚书・大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比喻子能继承父业。堂:立
详细解释
同“靖言庸违”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言行不一。同“靖言庸违”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“静言庸违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言行不一
详细解释
以刚强见胜或以柔和见胜。指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方法。克:克服,制服。以刚强见胜或以柔和见胜。指根据不同
详细解释
贪恋歌舞、女色、钱财、私利。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货:指钱财;利:指私利。贪恋歌舞、女色、钱财、私利
详细解释
断绝天神降落地上,地神升到天上。指使天地各得其所,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。出自《尚书・吕刑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绝:断绝。断绝天神降落地上,地
详细解释
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贻:遗留;厥:其,他的;谋:计谋,打算。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
详细解释
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社会局面。比喻天下太平,不再用兵。现形容思想麻痹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王来
详细解释
指受困于水灾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《后汉书・崔骃传》:人有昏垫之厄,主有畴咨之忧。昏垫:迷惘沉溺,指困于水灾;厄:苦难。指受困于水灾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
详细解释
买卖货物,互通有无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买卖。懋:通“贸”,贸易。买卖货物,互通有无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懋迁有无,化居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有条理;有次序;形容层次脉络清楚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孔安国传:“如网在纲,各有条理而不乱也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有条理;有次序;形容层次脉
详细解释
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白吃饭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汉・王符《潜夫论・思贤》:“虚食主禄,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,坐作骄奢,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
详细解释
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勤俭。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。指国家元首去世。出自《尚书・舜曲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指国家元首去世。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遏:阻止;遏密: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。各种乐器停止
详细解释
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让贤。推:举荐;让:谦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推贤让能
详细解释
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。《后汉书・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・蜀书・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
详细解释
旧时称平民百姓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无知的人。旧时称平民百姓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予视天下,愚夫愚妇,一能胜予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出自《尚书・说命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下》:“事不师古,以克永世,匪说攸闻。”用法:主
详细解释
只有明察事物,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,令人信服。出自《尚书・舜典》:五流有宅,五宅三居,惟明克允。惟:只有;明:明察;克:能;允:公允。只有明察事物,才能公正地对待事物,令人信服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