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。一般作补语、定语,形容年轻貌美。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
详细解释
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吃相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阮家三兄
详细解释
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3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含贬义。酩酊:醉得迷迷糊糊的。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
详细解释
各种山珍海味都有。形容菜肴丰盛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菜肴丰富。水陆:指水上和陆地上出产的山珍海味。各种山珍海味都有。形容菜肴丰
详细解释
很多国家来朝拜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太平盛世。万:概数,多;朝:朝贡,朝拜。很多国家来朝拜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
详细解释
同“东挪西凑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九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筹资。同“东挪西凑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四回:“我这里正项钱粮,兀自起解不足,东挪西撮
详细解释
形容四处躲避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闪:侧身急避;躲:躲避。形容四处躲避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1回:“卢
详细解释
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分句,用于说话或小说。分解:叙述。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
详细解释
里面和外面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里面和外面。里面和外面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:“时值秋残冬到,石秀里里
详细解释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[段恺]使
详细解释
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被打伤势严重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严刑拷打。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了。形容被打伤势严重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
详细解释
见“买上告下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买上告下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:“当下龚正寻个相识,将些银两,替王庆到
详细解释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
详细解释
同“垂头丧气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受挫折无精打采。同“垂头丧气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:“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,今日
详细解释
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。比喻担负重任的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。比喻担负重任的人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。比喻打仗勇敢不怕死或干事竭尽全力的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勇敢的人。梁山好汉石秀的绰号。比喻打仗
详细解释
小声唠叨。形容说话声音低且含混不清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小声嘀咕。小声唠叨。形容说话声音低且含混不清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
详细解释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同“魂飞魄散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7回:“那火炮飞将起去,
详细解释
形容损伤惨重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四回。又第一百九回:“降者三万人,除那逃走脱的,其余都是十死九活,七损八伤,颠翻在地,被人马践踏,骨肉如泥的,不计其
详细解释
起死回生。形容医道高明,能把垂死的人救活。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医术高明。起死回生。形容医道
详细解释
面对面地失去了机会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。明・洪应明《菜根谭・闲适》:“一起便觉,一觉便转,此是转祸为福、起死回生的关头,切莫当面错过。”一般作
详细解释
犹言不明事理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九回: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,人人亦不知颠倒。天色又看看晚了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处世。犹言不明事理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惊慌得乱成一团,理不清头绪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等。慌:惊慌。惊慌得乱成一团,理不清头绪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
详细解释
五个;十个地计数。指原原本本;清清楚楚;毫无遗漏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。一般作状语、补语,形容查点数目。五个;十个地计数。指原原本本;清清楚楚;毫无
详细解释
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3回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张口结舌。张口结舌,说不出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3回:“骂得王庆顿口无言
详细解释
形容达到极深极重的程度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形容达到极深极重的程度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十回:“高
详细解释
见“买笑追欢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多用于男性。见“买笑追欢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八一回:“俺哥哥要见尊颜,非图买笑迎欢,只
详细解释
指手忙脚乱、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0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指手忙脚乱、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
详细解释
指经过交手,相互了解,能更好地结交、相处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8回。一般作分句,形容经过交手而结交。指经过交手,相互了解,能更好地结交、相处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心情急迫。旦:早晨。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
详细解释
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啧啧:咂嘴声,表示赞叹。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
详细解释
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无关紧要的东西。疥癞:疥疮与癞痢,两种皮肤病。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
详细解释
实话告诉,决不欺瞒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用于说话。瞒:欺骗。实话告诉,决不欺瞒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实不
详细解释
犹家破人亡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处境等。犹家破人亡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二回:“王庆从小不曾叫王
详细解释
面带愁容和愧色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形貌。赧:羞惭脸红。面带愁容和愧色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:“宋江、
详细解释
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、不能共患难的朋友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酒肉朋友。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、不能共患难的朋
详细解释
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多指贪官。滥:贪得。贪污腐化和残酷统治的官吏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
详细解释
丧失理智,像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发昏。狂:疯狂;丧:丧失。丧失理智,像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
详细解释
指贪恋钱财和利益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指贪恋钱财和利益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9回:“愚男原在快活林
详细解释
心计难以捉摸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心术:心计。心计难以捉摸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不想今日去往无门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