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的相关成语

共 175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白居易的成语有【一无所知】【春宵苦短】【豆觞之会】【徙宅之贤】【古井无波】【白面书郎】【急急如律令】【扪心自问】【徇公灭私】【今愁古恨】【水色山光】【眼中刺】【纡朱拖紫】【文友诗敌】【流水无情】【连明连夜】【万家灯火】【主贤臣良】【恕己及物】【回眸一笑】【小材大用】【甘馨之费】【渔阳鞞鼓】【妆嫫费黛】【小才大用】【杜鹃啼血】【燕颔虬须】【镜破钗分】【汉皋解珮】【桂折一枝】【一新耳目】【上穷碧落下黄泉】【摩砺以须】【渔阳鼙鼓】【词无枝叶】【随波逐浪】【不识之无】【黄衣使者】【直言危行】【珠箔银屏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白居易相关成语

一无所知

yī wú suǒ zhī

什么都不知道;不懂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悲哉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一:都;全。什么都不知道;不懂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悲哉行》:“朝从博徒饮,

详细解释

春宵苦短

chūn xiāo kǔ duǎn

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。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,觉得时间过得很快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。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,觉得时间过得很快。

详细解释

豆觞之会

dòu shāng zhī huì

指宴会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祭李司徒文》:至于豆觞之会,轩盖之游,多奉光尘,最承欢会。豆:古代的一种食器,形如高脚盘;觞:古代盛酒器。指宴会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祭李司徒文》:至于豆

详细解释

徙宅之贤

xǐ zhái zhī xián

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,三次迁居,改变环境。形容母教贤明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制诏・与严砺诏》:秩贵冬官,以表过庭之训;封荣石窌,用旌徙宅之贤。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,三次迁居,

详细解释

古井无波

gǔ jǐng wú bō

比喻内心恬静,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赠元稹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内心恬静。古井:枯井。比喻内心恬静,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

详细解释

白面书郎

bái miàn shū láng

犹白面书生。指只知读书,阅历少,见识浅的读书人。有时含贬义。亦泛指读书人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同“白面书生”。犹白

详细解释

急急如律令

jí jí rú lǜ lìng

本是汉代公文用语,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。如同法律命令,必须立即遵照执行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祭龙文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宗教等。本是汉代公文用语,

详细解释

扪心自问

mén xīn zì wèn

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劝人作自我反省。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

详细解释

徇公灭私

xùn gōng miè sī

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与薛苹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

详细解释

今愁古恨

jīn chóu gǔ hèn

古今的恨事。形容感慨极多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题灵岩寺》诗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形容感慨极多。古今的恨事。形容感慨极多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题灵岩寺》诗:“今愁古

详细解释

水色山光

shuǐ sè shān guāng

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净。形容山水景色秀丽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菩提寺上方晚眺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形容山水。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净。形容山水景色秀

详细解释

眼中刺

yǎn zhōng cì

形容最痛恨、最厌恶的人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母别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形容最痛恨、最厌恶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母别子》:“新人迎来旧人弃,掌上莲花眼中刺。迎新去旧

详细解释

纡朱拖紫

yū zhū tuō zǐ

形容地位显贵。同“纡朱曳紫”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岁暮寄微之》诗之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地位显贵。同“纡朱曳紫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岁暮寄微之》

详细解释

文友诗敌

wén yǒu shī dí

文中好友,诗中对手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刘白唱和集解》:仆与足下二十年来为文友诗敌,幸也,亦不幸也。敌:对手。文中好友,诗中对手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刘白唱和集解》:仆与足下二十年来为文

详细解释

流水无情

liú shuǐ wú qíng

流水一去不复返,毫无情意。比喻时光消逝,无意停留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过元家履信宅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毫无情意。流水一去不复返,毫无情意。比喻时光消逝,

详细解释

连明连夜

lián míng lián yè

犹言通宵达旦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》诗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犹言通宵达旦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》诗:“那似此堂帘幕

详细解释

万家灯火

wàn jiā dēng huǒ

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。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

详细解释

主贤臣良

zhǔ xián chén liáng

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敢谏鼓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敢谏鼓斌》:“声

详细解释

恕己及物

shù jǐ jí wù

宽恕自己,推及别人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策林一・王泽流,人心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宽恕别人。恕:宽恕;物:指人。宽恕自己,推及别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策林一・

详细解释

回眸一笑

huí móu yī xiào

转动眼珠,嫣然一笑。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用于女性。眸:眼珠。转动眼珠,嫣然一笑。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。

详细解释

小材大用

xiǎo cái dà yòng

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。指用人不当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》:小才难大用,典校在秘书。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。指用人不当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》:小才难大

详细解释

甘馨之费

gān xīn zhī fèi

指供养双亲的费用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谢官状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甘:甜;馨:芳香。指供养双亲的费用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谢官状》:“养阙甘馨之费,

详细解释

渔阳鞞鼓

yǔ yáng pí gǔ

见“渔阳鼙鼓”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发生战事。见“渔阳鼙鼓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鞞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妆嫫费黛

zhuāng mó fèi dài

比喻帮助人不看对象,白费力气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五古・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不看对象。比喻帮助人不看对象,白费力气。 复

详细解释

小才大用

xiǎo cái dà yòng

以小才而任大事。指才能和担当的职务不相称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自谦等。才:人才;用:任用。以小才而任大事。指才

详细解释

杜鹃啼血

dù juān tí xuě

传说杜鹃昼夜悲鸣,啼至血出乃止。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琵琶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悲痛。传说杜鹃昼夜悲鸣,啼至血出乃止。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燕颔虬须

yàn hàn qiú xū

见“燕颔虎头”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诗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燕颔虎头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赠李兵马使》诗:“江南别有楼船将,燕颔虬须不

详细解释

镜破钗分

jìng pò chāi fēn

比喻夫妻失散、离异。出自南朝・陈・徐德言《破镜》诗。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惟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钗留一股合一扇,钗擘黄金合分钿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

详细解释

汉皋解珮

hàn gāo jiè pèi

指郑交甫在汉皋台遇到两个女子,女子解宝珠给他。指男女相互爱慕而赠答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男女之间。汉皋:山名,在湖北襄阳

详细解释

桂折一枝

guì shé yī zhī

喻登科及第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考中。喻登科及第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

详细解释

一新耳目

yī xīn ěr mù

听到的、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,使人感到新鲜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修香山寺记》:关塞之气色,龙潭之景象,香山之泉石,石楼之风月,与往来者耳目一时而新。耳目:指见闻。听到的、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

详细解释

上穷碧落下黄泉

shàng qióng bì luò xià huáng quán

比喻上天入地,到处都找遍了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排空驭气奔如电,升天入地求之遍。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碧落:天上,此指天宫;黄泉:地下

详细解释

摩砺以须

mó lì yǐ xū

见“摩厉以须”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重序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做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见“摩厉以须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重序》:“盖示余勇,摩砺以须我耳。”用法:作谓语

详细解释

渔阳鼙鼓

yǔ yáng pí gǔ

渔阳郡响起了战鼓。指有战事发生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发生战事。渔阳:地名,现河北省蓟县,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;鼙鼓:古代军中用的小鼓。渔阳

详细解释

词无枝叶

cí wú zhī yè

形容文字简炼,无枝蔓之辞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有唐善人墓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说话或作文等。词:言词,词句。形容文字简炼,无枝蔓之辞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有唐

详细解释

随波逐浪

suí bō zhú làng

①随着波浪飘荡。②颠沛貌。③犹言随波逐流,随大流。④谓同行同止。出自①唐・白居易《浪淘沙》词之六。②元・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,更和这忤

详细解释

不识之无

bù shí zhī wú

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不识字。识:认识。形容人不识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与元九书

详细解释

黄衣使者

huáng yī shǐ zhě

指出使宫市的太监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卖炭翁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太监。指出使宫市的太监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卖炭翁》:“黄衣使者白衫儿。”用法:作

详细解释

直言危行

zhí yán wēi xíng

正直的言论和行为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使百职修皇纲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危:高耸的样子,引申为端正,正直。正直的言论和行为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使

详细解释

珠箔银屏

zhū bó yín píng

珠缀的帘子,银制的屏风。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长恨歌》诗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居室等。箔:帘子;屏:屏风。珠缀的帘子,银制的屏风。多形容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