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ī chóu bù jí gōng怎么读
注音: ㄙ ㄔㄡˊ ㄅㄨˋ ㄐㄧˊ ㄍㄨㄥ
感情 中性
反义词: 公报私仇
及:到。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。 复制
出处: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五年》:“私仇不及公,好不废过,恶不去善,义之经也。”
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①. 个人的,自己的,与“公”相对。 如: 私人。私有。私见。私仇。私情。私营。私欲。
②. 不公开的,秘密而又不合法的。 如: 私自。私刑。私货。走私。私生子。
③. 暗地里。 如: 私议。私奔。隐私。窃窃私语。
①. 深切的怨恨。 如: 仇敌。仇恨。仇视。疾恶如仇。同仇敌忾(全体一致痛恨敌人)。
①. 古同“逑”,匹配。
②. 姓。
①. 副词。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 如: 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 如: 不,我不知道。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 如: 他现在身体好不?
①.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①. 从后头跟上。 如: 来得及。赶不及。
②. 达到。 如: 及格。及第(古代科举考试中选,特指考取进士)。普及。过犹不及。
③. 趁着,乘。 如: 及时。及早。及锋而试。
④. 连词,和,跟。 如: 阳光、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。以及。
①.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 如: 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②.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 如: 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③. 国家,社会,大众。 如: 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④. 让大家知道。 如: 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⑤.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 如: 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⑥. 敬辞,尊称男子。 如: 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⑦. 雄性的。 如: 公母。公畜。
⑧.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 如: 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⑨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