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句式的成语

共 1506 个成语

复句式的成语有【三分天下有其二】【将欲取之必姑予之】【捉贼见赃捉奸见双】【顺天者逸逆天者劳】【兵败如山倒】【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】【人云亦云】【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】【澹泊明志宁静致远】【船到江心补漏迟】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】【儿大不由娘】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】【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】【严于责己宽以待人】【莫见乎隐莫显乎微】【有志不在年高】【过江名士多如鲗】【求生不生求死不死】【蝮蛇螫手壮士解腕】【江山好改秉性难移】【神龙见首不见尾】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】【阎王好见小鬼难当】【和氏之璧夜光之珠】【取之不尽用之有余】【此地无银三百两】【冤有头债有主】【和气致祥乖气致异】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】【仇人相见分外眼明】【学然后知不足】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】【往日无冤近日无仇】【自作孽不可活】【士可杀不可辱】【行百里者半于九十】【路见不平拔剑相助】【乖气致戾和气致祥】【君子爱人以德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复句式相关成语

三分天下有其二

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

泛指势力强大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泛指势力强大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三分天下有其二,以

详细解释

将欲取之必姑予之

jiāng yù qǔ zhī , bì gū yǔ zhī

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。出自战国・韩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说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姑:暂且。要想夺取他

详细解释

捉贼见赃捉奸见双

zhuō zéi jiàn zāng ,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

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出自元・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。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

详细解释

顺天者逸逆天者劳

shùn tiān zhě yì , nì tiān zhě láo

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,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顺:顺从

详细解释

兵败如山倒

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

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,一败涂地。出自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3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失败。兵:军队。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,一败涂地。 复

详细解释

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

féng rén qiě shuō sān fēn huà , wèi kě quán pāo yī piàn xīn

指人与人互相欺瞒,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警世

详细解释

人云亦云

rén yún yì yún

人家怎么说;自己也跟着怎么说。指没有主见。出自金 蔡松年《槽声同彦高赋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云:说。人家怎么说;自己也跟着怎么说。指没有主见。

详细解释

责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

zé jǐ zhòng yǐ zhōu , dài rén qīng yǐ yuē

要求自己严格,对待别人要宽厚。出自唐・韩愈《原毁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周:周到,引申为严格;约:简

详细解释

澹泊明志宁静致远

dàn bó míng zhì , níng jìng zhì yuǎn

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专心致志,才可有所作为。出自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主术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

详细解释

船到江心补漏迟

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

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出自元・郑光祖《智勇定齐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分句,指事先没准备,临时措施不得力。船到江心才补

详细解释

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

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,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

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出自《乐府诗集・长歌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

详细解释

儿大不由娘

ér dà bù yóu niáng

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出自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9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孩子大了。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 复制出处:清・

详细解释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

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

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出自清・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二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不想管事。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 复制出处:清

详细解释

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

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, wén méng zǒu niú yáng

蛀虫能毁坏梁柱,蚊虻可以赶走牛羊。比喻忽视微小的有害因素就会产生大的祸患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人间训

详细解释

严于责己宽以待人

yán yú zé jǐ , kuān yǐ dài rén

对自己要求严格,待别人则很宽厚。出自《忆邓拓・邓拓和人民日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为人处世。对自己要求严格,待别人则很宽厚

详细解释

莫见乎隐莫显乎微

mò xiàn hū yǐn , mò xiǎn hū wēi

看来是隐蔽的、最细微的,实际上是最明显、最具体的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中庸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见:通“现”;显:

详细解释

有志不在年高

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

有志不在乎年纪大。指人贵在有志;不能凭年龄来衡量。出自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3回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年高:岁数大。有志不在乎年纪大。指人贵在有志;

详细解释

过江名士多如鲗

guò jiāng míng shì duō rú zéi

形容多而纷乱。出自清・吴趼人《俏皮话・乌龟雅名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鲗:乌贼,墨鱼。形容多而纷乱。 复制出处:清・吴趼人《俏皮话・乌龟

详细解释

求生不生求死不死

qiú shēng bù shēng , qiú sǐ bù sǐ

想死死不了,想活活不了。形容处境十分艰难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处境。想死死不了,想

详细解释

蝮蛇螫手壮士解腕

fù shé shì shǒu , zhuàng shì jiě wàn

手腕被腹蛇咬伤,便立即截断,以免毒液延及全身,危及生命。比喻事到紧要关头,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。也比喻牺牲局部,照顾全局。出自

详细解释

江山好改秉性难移

jiāng shān hǎo gǎi , bǐng xìng nán yí

旧时俗语。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徐老仆义愤成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形容本性很

详细解释

神龙见首不见尾

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

原是谈诗的神韵,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,刚一露面又不见了。也比喻言辞闪烁,使人捉摸不透。出自清・赵执信《谈龙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含贬义。

详细解释

下笔千言离题万里

xià bǐ qiān yán , lí tí wàn lǐ

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触到主题。出自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没有接触到主题。写了一大篇文章,但没有接

详细解释

阎王好见小鬼难当

yán wáng hǎo jiàn , xiǎo guǐ nán dāng

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,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慨叹。当

详细解释

和氏之璧夜光之珠

hé shì zhī bì , yè guāng zhī zhū

指世上罕有的珍宝。出自晋・刘琨《答卢谌诗一首并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珍贵的东西。和氏:春秋时楚人卞和;璧:玉器。指世上罕有的

详细解释

取之不尽用之有余

qǔ zhī bù jìn , yòng zhī yǒu yú

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,源源不断。出自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9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形容数量多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

详细解释

此地无银三百两

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

比喻想要隐瞒、掩盖真相;因手法拙劣;反而彻底暴露。出自民间故事: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,上面留字写道。。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,也留字写道:“隔壁阿二

详细解释

冤有头债有主

yuān yǒu tóu , zhài yǒu zhǔ

冤有冤头,债有债主。比喻要了解事情,必须找为主的人。出自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剑门安分庵主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冤有冤头,债有债主

详细解释

和气致祥乖气致异

hé qì zhì xiáng , guāi qì zhì yì

和睦招致吉祥,不和招致灾祸。出自西汉・刘向《条灾异封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书面语。和气:和睦;乖气:不和顺;异:灾异

详细解释

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

rén bù kě mào xiàng ,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

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

详细解释

仇人相见分外眼明

chóu rén xiāng jiàn , fèn wài yǎn míng

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,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六十八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小说等。指

详细解释

学然后知不足

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

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困:贫乏。学习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点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

详细解释

仁者见仁智者见智

rén zhě jiàn rén , zhì zhě jiàn zhì

仁者见它说是仁,智者见它说是智。比喻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出自《周易・系辞上》。一般作主

详细解释

往日无冤近日无仇

wǎng rì wú yuān , jìn rì wú chóu

俗语。指从未有过冤仇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多用于口语。俗语。指从未有过冤仇。 复制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口语。例子:我与你

详细解释

自作孽不可活

zì zuò niè , bù kě huó

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孽:罪恶,灾祸。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。

详细解释

士可杀不可辱

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

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儒行》:“儒有可

详细解释

行百里者半于九十

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

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。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。出自西汉・刘向《战国策・秦策五》。一般作分句。走一百里路,走了九十里

详细解释

路见不平拔剑相助

lù jiàn bù píng , bá jiàn xiāng zhù

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,就挺身而出干涉,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。形容人见义勇为。出自明・洪楩《杨温拦路虎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、分

详细解释

乖气致戾和气致祥

guāi qì zhì lì , hé qì zhì xiáng

指不和招致祸患,和睦带来吉祥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乖:不和谐;戾:罪。指不和招致祸患,

详细解释

君子爱人以德

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

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他人。指对人不偏私,不姑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君子:指品格高尚的人;爱:爱护;德:道德。按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