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动式的成语

共 1030 个成语

连动式的成语有【焚书坑儒】【着手回春】【睹著知微】【改行迁善】【见噎废食】【言多语失】【顾名思义】【望文生义】【顺藤摸瓜】【输财助边】【刖趾适履】【反客为主】【置之不理】【闭门读书】【见风使舵】【开科取士】【钻木取火】【拔树寻根】【挥毫落纸】【投梭折齿】【博施济众】【触物伤情】【掇臀捧屁】【拔赵帜立赤帜】【见钱眼红】【避重就轻】【避实就虚】【反目成仇】【教一识百】【披毛求瑕】【革旧鼎新】【未卜先知】【得过且过】【覆公折足】【望梅止渴】【彼倡此和】【避凶趋吉】【矫邪归正】【转危为安】【打道回府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连动式相关成语

焚书坑儒

fén shū kēng rú

指秦始皇焚烧《诗经》、《书经》等古代典籍;坑杀一批儒生。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。出自汉・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坑

详细解释

着手回春

zhuó shǒu huí chūn

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出自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医术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复制出处:姚雪

详细解释

睹著知微

dǔ zhù zhī wēi

从明显的表象,推知到隐微的内情。出自《文选・王粲〈赠文叔良〉诗》。李善注:“ 《越绝书》:‘子胥曰:圣人见微知著,睹始知己。’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从明显

详细解释

改行迁善

gǎi xíng qiān shàn
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出自北宋《新唐书・张巡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行为等。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 复制出处:北

详细解释

见噎废食

jiàn yē fèi shí

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。出自清・李渔《闲情偶寄・声容・习技》。一般作定语、谓语、宾语,指机械处事。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渔《

详细解释

言多语失

yán duō yǔ shī

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。出自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27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同“言多必失”。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。 复制出处:清・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2

详细解释

顾名思义

gù míng sī yì

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昶传》。一般作分句,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义。顾:看;名:指人或事物的称呼;义:意义;含义。看到

详细解释

望文生义

wàng wén shēng yì

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;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;做出不确切的解释。出自清・张之洞《輶轩转语・语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

详细解释

顺藤摸瓜

shùn téng mō guā

顺着瓜藤去摸瓜。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。出自《人民日报》1982.6.30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摸:寻找。顺着瓜藤去摸瓜。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输财助边

shū cái zhù biān

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。出自《汉书・卜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为国分忧。输:捐献;边:边防。捐献财物作巩固边防的费用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卜式传》:“时汉

详细解释

刖趾适履

yuè zhǐ shì lǚ

鞋小脚大,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实际,勉强迁就,生搬硬套。出自三国・魏 鱼豢《魏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鞋小脚大,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

详细解释

反客为主

fǎn kè wéi zhǔ

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。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变被动为主动。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。比喻变被动为主

详细解释

置之不理

zhì zhī bù lǐ

放在一边;不予理睬。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。出自清・顾炎武《华阴王氏宗祠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置:放。放在一边;不予理睬。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。

详细解释

闭门读书

bì mén dú shū

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出自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勉学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 复制出处:北齐

详细解释

见风使舵

jiàn fēng shǐ duò

看风向掌舵。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看风向掌舵。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

详细解释

开科取士

kāi kē qǔ shì

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科举选拔人才。科:科举考试。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 复

详细解释

钻木取火

zuān mù qǔ huǒ

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出自唐・慧能《坛经・疑问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原始生活。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拔树寻根

bá shù xún gēn

比喻追究到底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,同寻根究底。比喻追究到底。 复制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一折:“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,你可也休将

详细解释

挥毫落纸

huī háo luò zhǐ

指写字或作画。出自唐・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写字或作画。毫:毛笔。指写字或作画。 复制出处:唐・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挥毫落纸如云烟。”用法:作谓语

详细解释

投梭折齿

tóu suō zhé chǐ

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出自《晋书・谢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投梭:用梭子掷人。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谢鲲传》:“邻家高氏女有

详细解释

博施济众

bó shī jì zhòng

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乐于助人。博:广泛;济:救济。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“

详细解释

触物伤情

chù wù shāng qíng

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见到某物品而伤心。触:触动,感动。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

详细解释

掇臀捧屁

duō tún pěng pì

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独孤生归途闹梦》。一般作定语、补语,形容巴结别人。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・独孤生归途

详细解释

拔赵帜立赤帜

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

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、胜利之典。出自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战胜对方。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、胜利之典。 复制出处:见“拔赵帜易汉帜”。用

详细解释

见钱眼红

jiàn qián yǎn hóng

见“见钱眼开”。出自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比喻贪婪爱财。见“见钱眼开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8回:“其中最易辨的,就

详细解释

避重就轻

bì zhòng jiù qīng

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。也指回避要害问题;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。出自宋・刘挚《忠肃集・侍御史黄君墓志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。

详细解释

避实就虚

bì shí jiù xū

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;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。现也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。或谈论问题回避要害。原作“避实击虚”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要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

详细解释

反目成仇

fǎn mù chéng chóu

反眼相看成为仇人;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;以致互相成为仇人。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;相处十分要好的人;矛盾激化;互相对立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。一般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教一识百

jiāo yī shí bǎi

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、智慧。出自汉・刘向《列女传・母仪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多用于学生。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、智慧。 复制出处:汉・刘向《列女传・母仪》:“文王生而

详细解释

披毛求瑕

pī máo qiú xiá

见“披毛求疵”。出自《北史・崔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指故意挑剔。见“披毛求疵”。 复制出处:《北史・崔浩传》:“是以妄张贼势,披毛求疵,冀得肆心。”

详细解释

革旧鼎新

gé jiù dǐng xīn

同“革故鼎新”。出自明・李贽《代深有告文》之二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同“革故鼎新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李贽《代深有告文》之二:“切以诵经者,所以明心

详细解释

未卜先知

wèi bǔ xiān zhī

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;这是一种迷信行为。形容有预见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桃花女破法嫁周公》第三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有预见。测知未来的吉凶祸福;这是一种迷信行

详细解释

得过且过

dé guò qiě guò

只要勉强过得去;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;没有长远打算;也指工作敷衍了事;不负责任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小孙屠》戏文第四出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得:

详细解释

覆公折足

fù gōng zhé zú

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出自《周易・鼎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 复制出处:《周易・鼎》:“鼎折足,覆公餗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

详细解释

望梅止渴

wàng méi zhǐ kě

想吃梅子;流出口水;就不渴了。比喻愿望无法实现;用空想安慰自己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假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想吃梅子;流出口水;

详细解释

彼倡此和

bǐ chàng cǐ hè

比喻一方倡导,别一方效法;或互相配合,彼此呼应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彼此呼应。和:附和;应和。比喻一方倡导,别一方效法

详细解释

避凶趋吉

bì xiōng qū jí

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。出自宋・王观国《学林・祠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避开祸害。避:避开;趋:奔赴。指避开祸害而趋向吉利。 复制出处:宋・王观国《学林・祠

详细解释

矫邪归正

jiǎo xié guī zhèng

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出自《晋书・吕光等载记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改正错误。矫邪:纠正邪恶、邪念;归正:归于正路。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吕

详细解释

转危为安

zhuǎn wēi wéi ān

由危险转为平安。出自汉・刘向《战国策>书录》。一般兼语式,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局势等。由危险转为平安。危:危险。 复制出处:汉・刘向《战国策>书录》:“皆高才秀

详细解释

打道回府

dǎ dào huí fǔ

指回家。出自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回家。指回家。 复制出处: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2章:“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,上面盖上蓑衣,兴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