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的成语

共 18515 个成语

联合式的成语有【碎瓦颓垣】【公平合理】【跷足抗首】【沿波讨源】【敌忾同仇】【殚财竭力】【抑郁寡欢】【成败荣枯】【鸾飘凤泊】【利缰名锁】【绣闼雕甍】【敬老慈少】【夜半更深】【大大落落】【餐松啖柏】【叩石垦壤】【三头二面】【柳泣花啼】【滴露研珠】【七老八倒】【浮来暂去】【奔腾澎湃】【心惊肉跳】【无父无君】【冬温夏清】【身远心近】【消息盈冲】【捉鸡骂狗】【家见户说】【雉伏鼠窜】【诚惶诚惧】【椿庭萱堂】【半真半假】【一知半解】【招降纳款】【云集雾散】【清廉正直】【相类相从】【左书右息】【冰消气化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联合式相关成语

碎瓦颓垣

suì wǎ tuí yuán

形容残破、毁废的建筑。出自明・刘基《郁离子・天道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战后或灾后。形容残破、毁废的建筑。 复制出处:明・刘基《郁离子・天道》:“是故碎瓦颓垣

详细解释

公平合理

gōng píng hé lǐ

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。出自毛泽东《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公正符合情理。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。 复制出处:毛泽东《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》

详细解释

跷足抗首

qiāo zú kàng shǒu

踮起脚跟,仰起头。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。出自西汉・扬雄《长杨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期望。踮起脚跟,仰起头。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扬雄《长杨

详细解释

沿波讨源

yán bō tǎo yuán

循着水流寻找源头。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,最后点出主题。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。出自晋・陆机《文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沿波:顺着水流;讨源:探索源头

详细解释

敌忾同仇

dí kài tóng chóu

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出自《诗经・秦风・无衣》。 左丘明《左传・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”一般作谓语,指一致痛恨敌人。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殚财竭力

dān cái jié lì

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。形容竭尽全力。出自唐・李邕《海州大云寺禅院碑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用完钱财与人力。殚、竭:尽。用尽所有的财力和人力。形容竭尽全力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抑郁寡欢

yì yù guǎ huān

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。出自老舍《吐了一口气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不高兴。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吐了一口气》:“我

详细解释

成败荣枯

chéng bài róng kū

成功和失败,茂盛和枯萎。指世事的变迁。出自元・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世事的变迁。荣枯:茂盛和枯萎。成功和失败,茂盛和枯萎。指世事的变迁。

详细解释

鸾飘凤泊

luán piāo fèng bó

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出自唐・韩愈《峋嵝山》诗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比喻夫妻、情侣离散天各一方。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

详细解释

利缰名锁

lì jiāng míng suǒ

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。出自元・王喆《转调丑奴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名利束缚人。缰:缰绳。锁:锁链。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

详细解释

绣闼雕甍

xiù tà diāo méng

华美的门楼,彩绘的屋脊。形容精美的建筑。出自唐・王勃《滕王阁序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闼:门楼上的小屋;甍:屋脊。华美的门楼,彩绘的屋脊。形容精美的

详细解释

敬老慈少

jìng lǎo cí shǎo

见“敬老慈幼”。出自宋・陈亮《蔡元德墓碣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尊老爱小。见“敬老慈幼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陈亮《蔡元德墓碣铭》:“敬老慈少,使诡猾暴横者

详细解释

夜半更深

yè bàn gēng shēn

深夜。出自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深夜。更:古时夜间计时单位,1夜=5更,1更=2小时。深夜。 复制出处: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

详细解释

大大落落

dà dà luō luō

形容态度大方。亦形容随随便便,满不在乎。出自李准《两代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形容态度大方。亦形容随随便便,满不在乎。 复制出处:李准《两代人》:

详细解释

餐松啖柏

cān sōng dàn biǎ

以松柏的叶实充饥。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活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生活。以松柏的叶实充饥。形容修仙学道者超尘脱俗的生

详细解释

叩石垦壤

kòu shí kěn rǎng

敲石挖土。指破土动工。出自《列子・汤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破土动工。叩:敲打;垦:开垦。敲石挖土。指破土动工。 复制出处:《列子・汤问》: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

详细解释

三头二面

sān tóu èr miàn

比喻奉承拍马,玩弄两面手法。出自唐・李商隐《杂纂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玩弄两面手法。面:脸。比喻奉承拍马,玩弄两面手法。 复制出处:唐・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三头

详细解释

柳泣花啼

liǔ qì huā tí

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。出自宋・周邦彦《少年游》词。一般作宾语,形容暗淡的心情。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。 复制出处:宋・周邦彦《少年游》词:“柳泣花啼,九街泥重,

详细解释

滴露研珠

dī lù yán zhū

指滴水磨墨。出自唐・高骈《步虚词》;“洞门深锁碧窗寒,滴露研珠写《周易》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法与写字等。指滴水磨墨。 复制出处:唐・高骈《步虚词》;“洞门

详细解释

七老八倒

qī lǎo bā dǎo

形容年老体衰。出自明・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一出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形容年老体衰。 复制出处:明・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一出:“到得那七老八倒,腰驼背曲时候

详细解释

浮来暂去

fú lái zàn qù

喻来去无定。出自《红楼梦》第八八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行踪等。喻来去无定。 复制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八八回:“姨太太这几天浮来暂去,不能过来回老太太,今日饭后家

详细解释

奔腾澎湃

bēn téng péng pài

形容声势极大。出自清・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五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水或声势等。奔腾:飞奔疾驰;澎湃:波涛冲击声。形容声势极大。 复制出处:清・许奉恩《里乘

详细解释

心惊肉跳

xīn jīng ròu tiào

担心灾祸临头;恐慌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;极其恐惧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,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。担心灾祸临头;恐慌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

详细解释

无父无君

wú fù wú jūn

孟轲斥责墨翟、杨朱之语。后以讥刺无伦常者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讽刺人。孟轲斥责墨翟、杨朱之语。后以讥刺无伦常者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

详细解释

冬温夏清

dōng wēn xià qīng

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出自北魏《张猛龙碑》。一般作宾语、补语,指冬暖夏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

详细解释

身远心近

shēn yuǎn xīn jìn

谓身体相隔虽远,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。出自晋・干宝《搜神记・紫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身体相隔虽远,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。 复制出处:晋・干

详细解释

消息盈冲

xiāo xī yíng chōng

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。出自语出《易・剥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事物的盛衰变化或行为的出处进退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易・剥》:“君子尚消息

详细解释

捉鸡骂狗

zhuō jī mà gǒu

犹指桑骂槐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犹指桑骂槐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次日,张氏晓得了,反怪媳妇

详细解释

家见户说

jiā jiàn hù shuō

每家每户都知道。出自《后汉书・赵典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每家每户都知道。每家每户都知道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赵典传》:“天下不可家见而户说也。”用法:作宾

详细解释

雉伏鼠窜

zhì fú shǔ cuàn

谓恐惧地躲藏,惊慌地逃窜。出自明・李东阳《西北备边事宜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恐惧地躲藏,惊慌地逃窜。 复制出处:明・李东阳《西北备边事宜状

详细解释

诚惶诚惧

chéng huáng chéng jù

惶恐不安。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。出自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3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带有幽默或讽刺。诚:确实;惶:害怕;惧:畏惧。惶恐不安。

详细解释

椿庭萱堂

chūn tíng xuān táng

指父母双亲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逍遥游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父母。椿庭:比喻父亲;萱堂:比喻母亲。指父母双亲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

详细解释

半真半假

bàn zhēn bàn jiǎ

一半真情;一半假意。不是完全真实的。出自元・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・秋思》套曲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人不是真心实意的态度。一半真情;一半假意。不是完全

详细解释

一知半解

yī zhī bàn jiě

很贫乏的知识;很肤浅的理解。形容知道得不多;理解得不深。出自宋・严羽《沧浪诗话・诗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否定句。很贫乏的知识;很肤浅的理解。形容

详细解释

招降纳款

zhāo xiáng nà kuǎn

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。出自宋・何坦《西畴老人常言・明道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招:招引;纳:接纳;款:投诚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

详细解释

云集雾散

yún jí wù sàn

云聚集,雾消散。形容变化时刻都在发生。出自汉・班固《西都赋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云聚集,雾消散。形容变化时刻都在发生。 复制出处:汉・班固《西都赋》:

详细解释

清廉正直

qīng lián zhèng zhí

清白廉洁,为人正直不阿。出自《韩非子・奸劫弑臣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为人。清白廉洁,为人正直不阿。 复制出处:《韩非子・奸劫弑臣》:“我不以清廉方

详细解释

相类相从

xiāng lèi xiāng cóng

同类的事物能相互感应。出自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6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从:追随。同类的事物能相互感应。 复制出处:宋・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

详细解释

左书右息

zuǒ shū yòu xī

喻倒行逆施。出自《管子・七法》。尹知章注:“息,止也……人右手能书,而左手不能书也。今反用左手书而右手息而不动倒行逆施之譬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喻倒

详细解释

冰消气化

bīng xiāo qì huà

形容事物消失化解,不复存在。形容事物消失化解,不复存在。 复制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