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的成语

共 388 个成语

三国志的成语有【仓卒之际】【举手可采】【矫情自饰】【以人择官】【力疾从事】【腋肘之患】【锋不可当】【恩威并行】【举酒作乐】【砥砺名行】【通身是胆】【开诚布公】【犬马之命】【论功行赏】【吉凶祸福】【互为表里】【扬汤止沸】【饮醇自醉】【溥天同庆】【一身是胆】【甘言厚礼】【计穷虑极】【回筹转策】【与众殊】【擿奸发伏】【撼天震地】【展转反侧】【不毁之制】【竭心尽意】【捐躯济难】【凌上虐下】【喟然叹息】【比肩齐声】【饮啖兼人】【互相残杀】【短兵接战】【怀璧为罪】【引咎责躬】【民殷国富】【良药苦口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志相关成语

仓卒之际

cāng cù zhī jì

匆忙之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粲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文士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匆忙之间。仓卒:仓促,匆忙。匆忙之间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

详细解释

举手可采

jǔ shǒu kě cǎi

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许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容易得到。举:抬起;采:摘,拿。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。 复

详细解释

矫情自饰

jiǎo qíng zì shì

掩饰真情,自我粉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矫情:掩饰真情。掩饰真情,自我粉饰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

详细解释

以人择官

yǐ rén zé guān

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任苏杜郑仓传》。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任苏杜郑仓传》:“以此推之,知国家以人

详细解释

力疾从事

lì jí cóng shì

形容克服病痛,坚持工作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曹爽传》:臣辄力疾,将兵屯洛水浮桥,伺察非常。力疾:带病坚持。形容克服病痛,坚持工作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曹爽传》

详细解释

腋肘之患

yè zhǒu zhī huàn

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。形容产生于身旁的祸患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

详细解释

锋不可当

fēng bù kě dāng

锋芒纯利,没有东西可以承受。形容气势极盛,不可阻挡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气势极盛。锋:锋芒,指刀剑的刃和尖;当:阻挡、承

详细解释

恩威并行

ēn wēi bìng xíng

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

详细解释

举酒作乐

jǔ jiǔ zuò yuè

举行酒宴,奏起乐曲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然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喜庆场合。举:举办;乐:音乐。举行酒宴,奏起乐曲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

详细解释

砥砺名行

dǐ lì míng xíng

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曰。一般作谓语,指磨炼自己。砥砺:磨砺;名行:名誉和品行。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

详细解释

通身是胆

tōng shēn shì dǎn

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。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

详细解释

开诚布公

kāi chéng bù gōng

指坦白无私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评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开诚:敞开胸怀;表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

详细解释

犬马之命

quǎn mǎ zhī mìng

对自己生命的谦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华歆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自命。命:生命。对自己生命的谦称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华歆传》:“臣

详细解释

论功行赏

lùn gōng xíng shǎng

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顾谭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论:按照;行:施行。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吉凶祸福

jí xiōng huò fú

吉祥、不幸、灾祸、幸福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太史慈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各种境遇。吉祥、不幸、灾祸、幸福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互为表里

hù wéi biǎo lǐ

甲为乙的外表;乙为甲的内里;乙为甲的外表;甲为乙的内里。比喻互相依存;互相接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董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主语必须是两个以上。甲为乙的外表

详细解释

扬汤止沸

yáng tāng zhǐ fèi

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董卓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:“臣闻扬汤

详细解释

饮醇自醉

yǐn chún zì zuì

比喻与宽厚人交,不觉心醉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际关系。醇:浓酒。比喻与宽厚人交,不觉心醉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溥天同庆

pǔ tiān tóng qìng

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郭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国家有喜事。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郭淮传

详细解释

一身是胆

yī shēn shì dǎn

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赵云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赵云别传》:“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视昨战处,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”一般作谓语

详细解释

甘言厚礼

gān yán hòu lǐ

甜美的言辞,厚重的礼品。亦作“甘言厚币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公孙度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臣前遣校尉宿舒、郎中令孙综,甘言厚礼,以诱吴贼。”一般作

详细解释

计穷虑极

jì qióng lǜ jí

谓计虑穷尽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鲁肃传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吴・韦昭《吴书》:“始与豫州观于长阪,豫州之众不当一校,计穷虑极,志势摧弱,图欲远窜,望不及

详细解释

回筹转策

huí chóu zhuǎn cè

运筹决策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恪传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・管辰《诸葛恪别传》:“[孙权]又问:‘卿何如滕胤?’恪答曰:‘登阶蹑履,臣不如胤,回筹转

详细解释

与众殊

yǔ zhòng shū

跟大家不一样。指人的性格、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有特色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吴质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念蒙圣主恩,荣爵与众殊。殊:不同。跟大家不一样。指人的性格、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

详细解释

擿奸发伏

tī jiān fā fú

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仓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仓慈传

详细解释

撼天震地

hàn tiān zhèn dì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裴松之注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撼:摇动;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

详细解释

展转反侧

zhǎn zhuǎn fǎn cè

形容心里有事,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睡不着觉。形容心里有事,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

详细解释

不毁之制

bù huǐ zhī zhì

不可破坏的制度。指经久不变的制度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宣卞皇后纪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制度。毁:毁坏;制:制度。不可破坏的制度。指经久不变的制度。 复

详细解释

竭心尽意

jié xīn jìn yì

尽心尽意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瑾传》:故竭心尽意,不敢为非耳。竭:尽。尽心尽意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诸葛瑾传》:故竭心尽意,不敢为非耳。

详细解释

捐躯济难

juān qū jì nàn

牺牲生命,以解救国家的危难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爱国者。捐躯:牺牲生命;济:救助。牺牲生命,以解救国家的危难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凌上虐下

líng shàng nüè xià

欺侮在上的人,虐待在下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后主传》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凌:欺负。欺侮在上的人,虐待在下的人。

详细解释

喟然叹息

kuì rán tàn xī

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崔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感慨。喟然:叹气的样子。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

详细解释

比肩齐声

bǐ jiān qí shēng

比喻地位、声望相等或相近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吾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地位、声望等。比喻地位、声望相等或相近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饮啖兼人

yǐn dàn jiān rén

喝酒、吃饭比常人多两倍或几倍以上。形容人酒量、饭量很大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典韦传》:好酒食,饮啖兼人,每赐食于前,大饮长歠,左右相属,数人益乃供,太祖壮之。啖:吃。喝酒、

详细解释

互相残杀

hù xiāng cán shā

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内部战争。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

详细解释

短兵接战

duǎn bīng jiē zhàn

指近距离搏斗。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典韦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。短兵:刀剑等短兵器;接:交战

详细解释

怀璧为罪

huái bì wéi zuì

身藏宝玉,因此获罪。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、迫害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华歆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。璧:宝玉。身藏宝玉,因此获罪。比喻有才

详细解释

引咎责躬

yǐn jiù zé gōng

同“引咎自责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同“引咎自责”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:“后壹奸罪

详细解释

民殷国富

mín yīn guó fù

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时局。殷:殷实,富足;阜:丰富。国家人民殷实富裕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

详细解释

良药苦口

liáng yào kǔ kǒu

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劝诫、批评的话;虽然听起来不舒服;但很有益处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孙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规劝。良:好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