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演义的成语

共 304 个成语

三国演义的成语有【才望兼隆】【以卵敌石】【股肱心腹】【色厉胆薄】【揎拳裸袖】【自相践踏】【赤体上阵】【弃旧换新】【宝刀不老】【各霸一方】【鼓角齐鸣】【器宇轩昂】【无容身之地】【金波玉液】【懊悔无及】【养力蓄锐】【引虎自卫】【掩面失色】【苍生涂炭】【拂袖而起】【为虎添翼】【反客为主】【步罡踏斗】【骨肉之恩】【丁宁告戒】【一面之辞】【空城计】【尺寸可取】【生死不易】【生死永别】【听谗惑乱】【繁礼多仪】【等闲人物】【残暴不仁】【四海飘零】【虚废词说】【东冲西突】【摇摇欲坠】【才占八斗】【声威大震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演义相关成语

才望兼隆

cái wàng jiān lóng

才能和威望都很高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。才:才学;望:声望,名望;隆:高。才能和威望都很高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以卵敌石

yǐ luǎn dí shí

用蛋去抵挡石头,比喻不自量力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自取灭亡。用蛋去抵挡石头,比喻不自量力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股肱心腹

gǔ gōng xīn fù

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5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助手与亲信。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腹:亲信。指辅佐帝王

详细解释

色厉胆薄

sè lì dǎn bó

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色:神色。厉:严厉、凶猛。薄:脆弱。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

详细解释

揎拳裸袖

xuān quán luǒ xiù

犹言揎拳捋袖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九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犹言揎拳捋袖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九回:“[夏侯玄]揎拳裸

详细解释

自相践踏

zì xiāng jiàn tà

自己人互相踩。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狼狈情况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0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己人互相踩。形容军队溃败时各自仓皇逃命的

详细解释

赤体上阵

chì tǐ shàng zhèn

光着膀子上阵交战。比喻不顾一切,勇敢战斗。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由于处事。阵:指战场。光着膀子上阵交战。

详细解释

弃旧换新

qì jiù huàn xīn

抛弃旧的,换取新的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新旧选择。弃:抛开。抛弃旧的,换取新的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

详细解释

宝刀不老

bǎo dāo bù lǎo

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,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0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。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

详细解释

各霸一方

gè bà yī fāng

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3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地方势力等。各:各自;霸:强横占据。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。 复

详细解释

鼓角齐鸣

gǔ jiǎo qí míng

战鼓响,号角鸣。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情景。鼓:战鼓;角:古代军队中的乐器,即号角。战

详细解释

器宇轩昂

qì yǔ xuān áng

形容人精神饱满,风度不凡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轩昂:精神饱满。形容人精神饱满,风度不凡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无容身之地

wú róng shēn zhī dì

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。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处境。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。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。

详细解释

金波玉液

jīn bō yù yè

比喻美酒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八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酒。比喻美酒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八回:“今闻老母被囚,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

详细解释

懊悔无及

ào huǐ wú jí

后悔已来不及了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8回;“于是即令人往探之,果是虚营,只插着数十面旌旗,兵已去了二日也。曹真懊悔无及。”一般作谓语,指事后的态度。后悔已

详细解释

养力蓄锐

yǎng lì xù ruì

保养精神,蓄集锐气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四回:且待半年,养精畜锐,刘表、孙权可一鼓而下也。养:休养;蓄:积蓄;锐:锐气。保养精神,蓄集锐气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
详细解释

引虎自卫

yǐn hǔ zì wèi

引来老虎,保卫自己。比喻企图依仗恶人,结果反受其害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回。一般作定语,指人的选择不当。引:招引。引来老虎,保卫自己。比喻企图依

详细解释

掩面失色

yǎn miàn shī sè

遮着脸不敢看,脸因惊恐而变色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掩:遮盖。遮着脸不敢看,脸因惊恐而变色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苍生涂炭

cāng shēng tú tàn

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、掉进火坑那样痛苦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3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社会时局。涂:泥淖。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、掉进火坑那样痛苦。 复

详细解释

拂袖而起

fú xiù ér qǐ

形容很生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0回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发怒时。拂袖:甩袖子,表示生气。形容很生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

详细解释

为虎添翼

wèi hǔ tiān yì

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;增加恶人的势力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;增加恶人的势力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

详细解释

反客为主

fǎn kè wéi zhǔ

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。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为主要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变被动为主动。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。比喻变被动为主

详细解释

步罡踏斗

bù gāng tà dǒu

道士礼拜星宿、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。其步行转折,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,故称。罡,北斗七星之柄。斗,北斗星。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一○三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迷信等

详细解释

骨肉之恩

gǔ ròu zhī ēn

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至亲。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;恩:亲爱。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丁宁告戒

dīng níng gào jiè

丁宁;再三嘱咐。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说话。丁宁;再三嘱咐。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一面之辞

yī miàn zhī cí

见“一面之词”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五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说话。见“一面之词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五回:“今日若听此一面之

详细解释

空城计

kōng chéng jì

指在危急处境下,掩饰空虚,骗过对方的策略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中故事: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,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,诸葛亮无兵迎敌,但沉着镇定,大开城门,自大在城楼上弹琴

详细解释

尺寸可取

chǐ cùn kě qǔ

比喻有些许长处。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三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作谦词。比喻有些许长处。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。 复

详细解释

生死不易

shēng sǐ bù yì

活着还是死了都不改变。形容对理想、情谊等的忠贞不移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2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多用于感情等。易:改变。活着还是死了都不改变。形容对理想

详细解释

生死永别

shēng sǐ yǒng bié

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诀别。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呜呼公

详细解释

听谗惑乱

tīng chán huò luàn

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拔,最后把自己也搞糊涂了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八回:绍听谗惑乱,公浸润不行,此明胜也。谗:谗言,挑拨离间的话。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拔,最后把自己也搞糊涂了

详细解释

繁礼多仪

fán lǐ duō yí

礼节繁复仪式过多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等。繁:多而杂。礼节繁复仪式过多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

详细解释

等闲人物

děng xián rén wù

无足轻重的寻常人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1回。一般作宾语,指一般人。等闲:寻常,一般。无足轻重的寻常人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1回:“操

详细解释

残暴不仁

cán bào bù rén

凶狠毒辣,一点也没有同情、怜悯之心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3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很残酷。凶狠毒辣,一点也没有同情、怜悯之心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

详细解释

四海飘零

sì hǎi piāo líng

指到处飘泊,生活无着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。四海:代指全国各地。飘零:比喻遭到不幸,失去依靠,生活不安定。指到处飘泊,生活无着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

详细解释

虚废词说

xū fèi cí shuō

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二回。空费精神白说话。指说话不起作用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二回:“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,

详细解释

东冲西突

dōng chōng xī tū

谓四处冲锋突击。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作战勇猛。谓四处冲锋突击。 复制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见云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……奋然大

详细解释

摇摇欲坠

yáo yáo yù zhuì

摇摇晃晃;即将掉下来。形容很不稳定;就要掉下来;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4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摇摇:摇晃;动摇不

详细解释

才占八斗

cái zhān bā dǒu

形容人学问高,文才好。出自南朝・宋・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。 注:一石等于十斗。石,念 dn 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人的文才高。才:文才,才华。形容人学问

详细解释

声威大震

shēng wēi dà zhèn

声势威望急速增长;使人非常震动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0回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声势威望急速增长;使人非常震动。 复制出处: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