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书的成语

共 357 个成语

晋书的成语有【政清人和】【势不可挡】【投梭折齿】【求生害义】【奇形异状】【家无斗储】【所向风靡】【削方为圆】【一食万钱】【仁人君子】【有征无战】【以义断恩】【乐而忘返】【游辞浮说】【角巾东路】【论功封赏】【搜扬仄陋】【三马同槽】【大笔如椽】【深沟坚壁】【竖子成名】【座无空席】【高卧东山】【掷地金声】【生离死绝】【大手笔】【玉树芝兰】【逞凶肆虐】【韬光俟奋】【奉扬仁风】【形于辞色】【殊涂一致】【少不更事】【与时浮沉】【震天骇地】【韩寿偷香】【闻鸡起舞】【枕戈待旦】【颐精养神】【继绝兴亡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晋书相关成语

政清人和

zhèng qīng rén hé

政治清明,人心归向,上下团结。出自《晋书・诸葛恢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时局等。政治清明,人心归向,上下团结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诸葛恢传》:“会稽

详细解释

势不可挡

shì bù kě dǎng

来势迅猛,不可抵挡。也说势不可挡。与“势不可当”同义。出自《晋书・郗鉴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来势迅猛。来势迅猛,不可抵挡。也说势不可挡。与“势不可当”同

详细解释

投梭折齿

tóu suō zhé chǐ

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出自《晋书・谢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投梭:用梭子掷人。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谢鲲传》:“邻家高氏女有

详细解释

求生害义

qiú shēng hài yì

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。出自《晋书・孝愍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孝愍帝纪》:“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,而不求生以

详细解释

奇形异状

qí xíng yì zhuàng

亦作“奇形怪状”。奇异的形状。出自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温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物体的外形。亦作“奇形怪状”。奇异的形状。 复制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温

详细解释

家无斗储

jiā wú dòu chǔ

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欢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家境困难。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。形容生活窘迫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欢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所向风靡

suǒ xiàng fēng mǐ

比喻畏惧强敌,闻风溃败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闻风溃败。风靡: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。比喻畏惧强敌,闻风溃败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浚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削方为圆

xuē fāng wéi yuán

雕琢方正为滚圆。比喻磨砺个性,改变不良行为。出自《晋书・熊远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雕琢方正为滚圆。比喻磨砺个性,改变不良行为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

详细解释

一食万钱

yī shí wàn qián

一顿饭要花掉很多钱。形容生活奢侈。出自《晋书・何曾传》:初,何劭以公子奢侈,每食必尽四方珍馔,恺乃逾之,一食万钱,犹云无可下箸处。一顿饭要花掉很多钱。形容生活奢侈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

详细解释

仁人君子

rén rén jūn zǐ

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。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。出自《晋书・刑法志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好心人。仁:仁爱。旧称好心肠的正派人。亦用作反语讽刺伪君子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有征无战

yǒu zhēng wú zhàn

谓不战而胜。出自《晋书・乐志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不战而胜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乐志下》:“言宣帝致讨吴方,有征无战也。”用法: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以义断恩

yǐ yì duàn ēn

用大义割断私恩。谓秉公行事,不徇私情。出自《晋书・刘毅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殉私情。用大义割断私恩。谓秉公行事,不徇私情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刘毅传》:“凡

详细解释

乐而忘返

lè ér wàng fǎn

快乐得忘了回去。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;舍不得离开。出自《晋书・符坚载记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流连忘返。返:回还。快乐得忘了回去。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;舍不

详细解释

游辞浮说

yóu cí fú shuō

虚浮不实的议论。出自《晋书・范汪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游:虚浮不实。虚浮不实的议论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范汪传》:“王何蔑弃典文,不遵礼度,游辞浮说

详细解释

角巾东路

jiǎo jīn dōng lù

’”意谓辞官退隐,登东归之路。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。出自《晋书・羊祜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归隐。《晋书羊祜传》:“尝与从弟琇书曰:‘既定边事,当角巾东路,归

详细解释

论功封赏

lùn gōng fēng shǎng

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出自《晋书・石季龙传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。论:按照。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石季龙传上》:“

详细解释

搜扬仄陋

sōu yáng zè lòu

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。出自《晋书・纪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搜:寻求;扬:举荐,选拔;仄:通“侧”;仄陋:指微贱的人。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

详细解释

三马同槽

sān mǎ tóng cáo

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出自《晋书・宣帝纪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泛指阴谋篡权。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大笔如椽

dà bǐ rú chuán

象椽子那样大的笔。形容著名的文章。也指有名的作家。出自《晋书・王珣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。椽: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。象椽子那样大的笔。形容著名

详细解释

深沟坚壁

shēn gōu jiān bì

深挖沟和高筑墙。指坚固的防御工事。出自《晋书・王鉴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坚固的防御工事。沟:壕沟。深挖沟和高筑墙。指坚固的防御工事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鉴

详细解释

竖子成名

shù zǐ chéng míng

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。出自《晋书・阮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阮籍传》:“(阮籍)尝登广武,观楚汉战处,叹曰:

详细解释

座无空席

zuò wú kōng xí

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浑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人多。席:座位。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形容出席的人很多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浑

详细解释

高卧东山

gāo wò dōng shān

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出自《晋书・谢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隐居不仕。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谢安传》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掷地金声

zhì dì jīn shēng

比喻文章词藻优美。出自《晋书・孙绰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金:钟罄之类的乐器。比喻文章词藻优美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孙绰传》:“卿试掷地,当作金石声也。”用法

详细解释

生离死绝

shēng lí sǐ jué

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。出自《晋书・殷仲堪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表现对分别的悲伤。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殷仲堪传》

详细解释

大手笔

dà shǒu bǐ

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。出自《晋书・王珣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作家或作品。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王珣传》:“此当有大手笔事。”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

详细解释

玉树芝兰

yù shù zhī lán

比喻有出息的子弟。出自《晋书・谢安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。玉树:用玉做的树;芝兰:香草。比喻有出息的子弟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谢安传》:“譬如芝兰玉树,欲

详细解释

逞凶肆虐

chěng xiōng sì nüè

放纵地行凶作恶,任意地进行残害。出自《晋书・刘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坏人。逞:施展。肆:放肆。虐:残暴。放纵地行凶作恶,任意地进行残害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韬光俟奋

tāo guāng sì fèn

谓掩藏才智,待时奋起。出自《晋书・慕容垂载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掩藏才智,待时奋起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慕容垂载记》:“但时来之运未至,故韬光俟奋

详细解释

奉扬仁风

fèng yáng rén fēng

旧时用作颂扬德政。出自《晋书・袁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作颂扬德政。奉扬:颂扬;仁风:施行仁政如同风行。旧时用作颂扬德政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袁宏传》

详细解释

形于辞色

xíng yú cí sè

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。出自《晋书・庾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色:神色。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言谈和神色上面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庾亮传》:“欲以灭

详细解释

殊涂一致

shū tú yī zhì

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结局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达到同一目的。出自《晋书・刁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殊:不同的;涂:道路。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

详细解释

少不更事

shào bù gēng shì

指年纪轻;阅历不多。形容缺乏经验或不懂人情世故。出自《晋书・周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少:年少。更:经历。指年纪轻;阅历不多。形容缺乏经验

详细解释

与时浮沉

yǔ shí fú chén

与世俗潮流一起俯仰。与随波逐流,没有自己独立的处事方针。出自《晋书・王戎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与世俗潮流一起俯仰。与随波逐流,没有自己独立的处

详细解释

震天骇地

zhèn tiān hài dì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出自《晋书・孙楚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形容声势极大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孙楚传》:“烟尘

详细解释

韩寿偷香

hán shòu tōu xiāng

比喻男女暗中通情。出自《晋书・贾谧传》、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惑弱》载:晋韩寿美姿容,贾充辟为司空掾。充少女午见而悦之,使侍婢潜修音问,及期往宿,家中

详细解释

闻鸡起舞

wén jī qǐ wǔ

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。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;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。出自《晋书・祖逖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。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

详细解释

枕戈待旦

zhěn gē dài dàn

枕着武器躺着;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心情急切;毫不松懈;时刻准备迎战。出自《晋书・刘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和“矛”相似;旦

详细解释

颐精养神

yí jīng yǎng shén

见“颐养精神”。出自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郑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颐养精神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房玄龄《晋书・郑冲传》:“公宜颐精养神,保卫太和

详细解释

继绝兴亡

jì jué xīng wáng

恢复已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世家。出自《晋书・刘琨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复国。绝:断绝;亡:灭亡。恢复已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世家。 复制出处:《晋书・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