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书的成语

共 140 个成语

梁书的成语有【三日新妇】【白首不渝】【等价连城】【飘茵堕溷】【诡状殊形】【礼坏乐缺】【五体投地】【九流宾客】【还淳返朴】【耳后风生】【坠溷飘茵】【仰屋著书】【枕戈饮胆】【怀质抱真】【戮力齐心】【无遮大会】【堕溷飘茵】【玉石同焚】【计无所之】【砥身砺行】【怀黄佩紫】【吞云吐雾】【珥金拖紫】【恣心所欲】【齿过肩随】【不惮强御】【激贪厉俗】【邹鲁遗风】【膏腴贵游】【仰屋着书】【恃才傲物】【青丝白马】【飘茵落溷】【研精覃奥】【应天从人】【恐遭物议】【闻呼即至】【乌合之卒】【同心协力】【改俗迁风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梁书相关成语

三日新妇

sān rì xīn fù

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

详细解释

白首不渝

bái shǒu bù yú

白头到老也不变。形容人一生忠诚、坚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点传》:“新除侍中何点,栖迟衡泌,白首不渝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信念等。渝:改变。白头到老也

详细解释

等价连城

děng jià lián chéng

同样价值连城。比喻同样贵重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同样贵重。同样价值连城。比喻同样贵重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
详细解释

飘茵堕溷

piāo yīn duò hùn

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。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:“子良(竟陵王萧子良)问曰:‘君不信因果,世间何得有富贵,

详细解释

诡状殊形

guǐ zhuǎng shū xíng

奇特怪异的形状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沈约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物体的外形。诡:怪异;殊:特殊。奇特怪异的形状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沈约传》

详细解释

礼坏乐缺

lǐ huài yuè quē

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动荡不安的时代。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

详细解释

五体投地

wǔ tǐ tóu dì

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天竺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比喻佩服到

详细解释

九流宾客

jiǔ liú bīn kè

先秦到汉初有法、名、墨、儒、道、阴阳、纵横、杂、农九种学术流派。指上中下各品的人才和各种人物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各派人

详细解释

还淳返朴

huán chún fǎn pǔ

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、朴实的状态或本性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明山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同“返朴归真”。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、朴实的状态或本性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耳后风生

ěr hòu fēng shēng

形容驰驱迅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形容速度快。形容驰驱迅速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:“觉耳后风生,鼻头出

详细解释

坠溷飘茵

zhuì hùn piāo yīn

见“坠茵落溷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境遇好坏不同。见“坠茵落溷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仰屋著书

yǎng wū zhù shū

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南平元襄王伟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一心写作。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
详细解释

枕戈饮胆

zhěn gē yǐn dǎn

见“枕戈尝胆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见“枕戈尝胆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:“孤以不德,天降之灾,

详细解释

怀质抱真

huái zhì bào zhēn

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怀真抱素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人品等。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

详细解释

戮力齐心

lù lì qí xīn

指齐心协力。同“戮力同心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形容团结一致。戮力:并力,合力。指齐心协力。同“戮力同心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
详细解释

无遮大会

wú zhē dà huì

佛家语,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。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本纪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布施僧俗的大会。无遮:没有遮拦,指不分贵贱、僧俗、智愚、善恶,平等

详细解释

堕溷飘茵

duò hùn piāo yīn

见“坠茵落溷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境遇好坏不同。见“坠茵落溷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:“人

详细解释

玉石同焚

yù shí tóng fén

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尽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同归于尽。焚:烧。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。比喻好坏不分,同归于

详细解释

计无所之

jì wú suǒ zhī

犹言计无所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想不出什么办法。犹言计无所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子仙等困蹙,计无所之

详细解释

砥身砺行

dǐ shēn lì xíng

犹言砥节砺行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犹言砥节砺行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

详细解释

怀黄佩紫

huái huáng pèi zǐ

指怀里揣着金印,腰间佩着紫绶。指身居高官显位。同“佩紫怀黄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伯之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身居高位。指怀里揣着金印,腰间佩着紫绶。指

详细解释

吞云吐雾

tūn yún tǔ wù

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沈约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讥讽意味。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烟。 复制出处:唐

详细解释

珥金拖紫

ěr jīn tuō zǐ

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明山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地位显赫。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
详细解释

恣心所欲

zì xīn suǒ yù

恣纵己意,心想事成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天竺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同“随心所欲”。恣:放纵。恣纵己意,心想事成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

详细解释

齿过肩随

chǐ guò jiān suí

谓尊礼长者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文学传下・陆云公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等。谓尊礼长者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文学传下・陆云公》:“见与齿过肩随

详细解释

不惮强御

bù dàn qiáng yù

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孔体源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刚正。惮:畏惧;强御:有权势的人。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
详细解释

激贪厉俗

jī tān lì sú

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

详细解释

邹鲁遗风

zōu lǔ yí fēng

“文教兴盛”之地的代称。指孔孟留下来的儒家风气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羊侃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邹、鲁:孔子是鲁人,孟子是邹人。“文教兴盛”之地的

详细解释

膏腴贵游

gāo yú guì yóu

犹言富家贵族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承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言富家贵族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承传》:“时膏腴贵游,咸以文学相尚,罕以

详细解释

仰屋着书

yǎng wū zhù shū

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南平元襄王伟传》。仰:脸向上;着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

详细解释

恃才傲物

shì cái ào wù

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

详细解释

青丝白马

qīng sī bái mǎ

指作乱的人。出自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。 其后侯景作乱,乘白马以青丝为缰,兵皆青衣,从寿春进军建康。见《梁书・侯景传》、《隋书・五行志上》。指作乱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梁

详细解释

飘茵落溷

piāo yīn luò hùn

随风而落,有的飘在茵席上,有的落在粪坑里。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。也指女子堕落风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

详细解释

研精覃奥

yán jīng tán ào

研究精深的事理,深入奥妙的学问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覃:深入;奥:深奥。研究精深的事理,深入奥妙的学问。 复制出处:唐

详细解释

应天从人

yìng tiān cóng rén

上顺天命,下适应民意。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。亦作“应天从民”、“应天从物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颜协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应:顺,顺

详细解释

恐遭物议

kǒng zāo wù yì

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谢几卿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害怕受到非议。物:这里指人;议:议论。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谢几卿传

详细解释

闻呼即至

wén hū jí zhì

听到呼唤立刻就到。形容动作迅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庆之传》:高祖性好棋,每从夜达旦不辍,等辈皆倦寐,惟庆之不寝,闻呼即至,甚见亲赏。闻:听到;呼:呼唤;即:立刻;至:到。听到呼唤立

详细解释

乌合之卒

wū hé zhī zú

比喻仓猝聚集的、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羊侃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杂乱的一群人。乌合:像乌鸦一样仓猝聚集一处。比喻仓猝聚集的、毫无组织纪律

详细解释

同心协力

tóng xīn xié lì

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团结一致;共同努力。协:合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

详细解释

改俗迁风

gǎi sú qiān fēng

改变风俗习气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改变风俗习气。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