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的成语

共 289 个成语

礼记的成语有【大信不约】【不丰不杀】【一元大武】【天高地下】【乐不可极】【敝盖不弃】【罕譬而喻】【琢玉成器】【国家多难】【二姓之好】【东西南北人】【小廉大法】【世掌丝纶】【无私之光】【不为戎首】【天无二日】【累累如珠】【五味俱全】【殷殷田田】【贵人贱己】【音与政通】【亡国大夫】【家无二主】【傲不可长】【德容言功】【承上启下】【问俗问禁】【父慈子孝】【手泽尚存】【径行直遂】【先圣先师】【量入制出】【霜露之思】【文治武力】【承上起下】【改柯易叶】【耕三余一】【入国问俗】【一毫千里】【毫厘千里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礼记相关成语

大信不约

dà xìn bù yuē

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信:诚实;约:盟约,条约。指真正讲信义的不在于订约盟誓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

详细解释

不丰不杀

bù fēng bù shā

不奢侈也不啬俭。不增加也不减少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器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不多不少正合适。丰:厚;杀:减少。不奢侈也不啬俭。不增加也不减少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

详细解释

一元大武

yī yuán dà wǔ

指古时祭祀用的牛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祭祀用的牛。指古时祭祀用的牛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下》:“凡祭宗庙之礼,牛曰一元大武。”用法:作宾语;指

详细解释

天高地下

tiān gāo dì xià

①比喻尊卑有别。②比喻各种情势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①比喻尊卑有别。②比喻各种情势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乐记

详细解释

乐不可极

lè bù kě jí

享乐不可过分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享乐不可过分。享乐不可过分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敝盖不弃

bǐ gài bù qì

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爱惜物品。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下》:“仲尼之畜狗死,使子贡埋之,曰:‘吾闻

详细解释

罕譬而喻

hǎn pì ér yù

说话用不着多比方,都能听懂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。出自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文辞精练。说话用不着多比方,都能听懂。形容话说得非常明白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

详细解释

琢玉成器

zhuó yù chéng qì

比喻经过修磨锻炼,方能成器成才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学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培育人才。琢:雕琢。比喻经过修磨锻炼,方能成器成才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

详细解释

国家多难

guó jiā duō nàn

国家多次遭到灾难。形容国家政局不稳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局势不稳。难:灾难。国家多次遭到灾难。形容国家政局不稳。 复制出处:西汉

详细解释

二姓之好

èr xìng zhī hǎo

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。出自《礼记・昏义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联姻。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昏义》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

详细解释

东西南北人

dōng xi nán běi rén

指居处无定之人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上》。郑玄注:“东西南北,言居无常处也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游民。指居处无定之人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上》:“孔子既得合葬

详细解释

小廉大法

xiǎo lián dà fǎ

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出自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各尽其责。旧时指大臣尽忠,小臣尽职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大臣法,小臣廉,官职相序,君臣相正

详细解释

世掌丝纶

shì zhǎng sī lún

”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,称为掌丝纶。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。出自《礼记・缁衣》。《礼记 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,称为掌丝

详细解释

无私之光

wú sī zhī guāng

”后以“无私之光”喻帝王的德泽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孔子闲居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语本《礼记孔子闲居》:“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。”后以“无私之

详细解释

不为戎首

bù wéi róng shǒu

不做攻打别人的带头人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》:毋为戎首,不亦善首。戎首:率兵攻打别人的带头者。不做攻打别人的带头人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》:毋为戎首,不亦善首。

详细解释

天无二日

tiān wú èr rì

天上没有两个太阳。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。比喻凡事应统于一,不能两大并存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坊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只能有一个主宰力量。日:太阳,比喻君

详细解释

累累如珠

lěi lěi rú zhū

一个紧接一个,就像一串珠子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。刘师培《文说》:“师乙论音,累如贯珠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数量多。累累:连接成串。一个紧接一个,就像一串珠子

详细解释

五味俱全

wǔ wèi jù quán

形容调味齐全适宜。出自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心境等。五味:酸甜苦辣咸的合称。形容调味齐全适宜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五味六和,十二食,

详细解释

殷殷田田

yīn yīn tián tián

形容声音宏大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向丧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殷殷:震动声;田田:宏大的声音。形容声音宏大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向丧》:

详细解释

贵人贱己

guì rén jiàn jǐ

认为自己不如别人,表示谦虚。出自《礼记・坊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自谦。认为自己不如别人,表示谦虚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坊记》:“君子贵人而贱己,先人

详细解释

音与政通

yīn yǔ zhèng tōng

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。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。出自《礼记・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唐・白居易《法曲・美列圣,正华声也》:乃知法曲本华风,苟能审音与政通。

详细解释

亡国大夫

wáng guó dà fū

”后因以“亡国大夫”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。出自《礼记・射义》。孔颖达疏:“亡国之大夫者,谓亡君之国,言不忠且无智也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《礼记

详细解释

家无二主

jiā wú èr zhǔ

指一家之内,不可以有两个主人,否则会发生争吵,不得安静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坊记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一家之内不能有两个家长。指一家之内,不可以有两个主人,否则

详细解释

傲不可长

ào bù kě zhǎng

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“傲不可长,欲不可纵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例子:傲不可长,像他那样傲慢的孩子,家

详细解释

德容言功

dé róng yán gōng

见“德言容功”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女性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礼记・昏义》。见“德言容功”。用法:作宾语

详细解释

承上启下

chéng shàng qǐ xià

承接上面的;并引出下面的。多指文章的结构。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・孔颖达疏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书面

详细解释

问俗问禁

wèn sú wèn jìn

询问风俗和禁忌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入境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问:打听;俗:风俗;禁:禁忌。询问风俗和禁忌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:入境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

详细解释

父慈子孝

fù cí zǐ xiào

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出自《礼记・礼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父子关系。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礼

详细解释

手泽尚存

shǒu zé shàng cún

指先人遗物仍然保存着。多指著述、手迹。出自《礼记・玉藻》。唐・刘禹锡《唐故相赠司空令狐公集纪》:先正司空与丈人为显交,撤悬之前五日,所赋诗寄友非他人也。今手泽尚存。手泽:为手汗所沾润

详细解释

径行直遂

jìng xíng zhí suí

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”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办事。随心愿行事而顺利达到目的。语本《礼记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

详细解释

先圣先师

xiān shèng xiān shī

旧时尊称孔子;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。出自《礼记・文王世子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孔子。旧时尊称孔子;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。 复制出处:《礼

详细解释

量入制出

liàng rù zhì chū

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。出自《礼记・王制》: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,……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,量入以为出。量:计量。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王制》:五谷皆入

详细解释

霜露之思

shuāng lù zhī sī

对父母先祖的思念。出自《礼记・祭义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对父母先祖的思念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

详细解释

文治武力

wén zhì wǔ lì

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法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 复制出处: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祭法》:

详细解释

承上起下

chéng shàng qǐ xià

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出自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孔颖达疏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

详细解释

改柯易叶

gǎi kē yì yè

指枝叶凋败。比喻人品蜕变。出自《礼记・礼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行为等。指枝叶凋败。比喻人品蜕变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礼器》:“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筠也,如松柏

详细解释

耕三余一

gēng sān yú yī

耕种三年,节余一年的粮食。出自《礼记・王制》: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;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耕种三年,节余一年的粮食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王制》: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;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

详细解释

入国问俗

rù guó wèn sú

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曲礼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尊重别国的风俗。国:原指都城,后多指国家。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,先

详细解释

一毫千里

yī háo qiān lǐ

”谓差错虽微,造成的危害甚大。出自语出《礼记・经解》。《大戴礼记・保傅》:“《易》曰‘正其本,万物理;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,故君子慎始也。”卢辩注:“据《易说》

详细解释

毫厘千里

háo lí qiān lǐ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出自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保傅》。一般兼语式,作宾语、定语。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