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的成语

共 209 个成语

荀子的成语有【不教而诛】【名声若日月】【蓬赖麻直】【言有召祸】【覆舟载舟】【长虑顾后】【不失毫厘】【行如禽兽】【险陂倾侧】【金舌蔽口】【论德使能】【穷年累世】【游鱼出听】【流言止于智者】【楛耕伤稼】【救经引足】【楛耘伤岁】【目可瞻马】【井井有理】【执一无失】【同声异俗】【罚不当罪】【正理平治】【系之苇苕】【圣君贤相】【塍蛇无足而飞】【高爵丰禄】【厚禄高官】【乐乐不殆】【诎要桡腘】【人伦并处】【能伸能屈】【井井有条】【苞苴公行】【掎挈司诈】【形具神生】【以一知万】【裕民足国】【没世穷年】【以指测河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荀子相关成语

不教而诛

bù jiào ér zhū

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。诛:杀或惩罚。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

详细解释

名声若日月

míng shēng ruò rì yuè

名誉声望象日月之光,永不消失。形容德高望重。出自《荀子・不苟》:盗跖吟口,名声若日月。名声:名誉;若:象。名誉声望象日月之光,永不消失。形容德高望重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

详细解释

蓬赖麻直

péng lài má zhí

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
详细解释

言有召祸

yán yǒu zhào huò

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。旧戒人说话要慎重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故言有召祸也,行有召辱也,君子慎其所立乎!召:招来;祸:灾祸。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。旧戒人说话要慎重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

详细解释

覆舟载舟

fù zhōu zài zhōu

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制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用于比喻句。覆:颠覆;载:承载。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

详细解释

长虑顾后

cháng lǜ gù hòu

从长远考虑问题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。一般作谓语,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。虑:思考;顾:回头看。从长远考虑问题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彼固天下之大虑

详细解释

不失毫厘

bù shī háo lí

不差一毫一厘米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十分精确。失:差。毫厘: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。不差一毫一厘米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行如禽兽

xíng rú qín shòu

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象禽兽一样。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。同“行同狗豨”。出自《荀子・修身》:心如虎狼,行如禽兽。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象禽兽一样。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。同“行

详细解释

险陂倾侧

xiǎn bì qīng cè

指邪恶不正的行为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成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险陂:邪恶不正;倾侧:倾斜。指邪恶不正的行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

详细解释

金舌蔽口

jīn shé bì kǒu

比喻闭口不说话。出自《荀子・正论》。比喻闭口不说话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正论》:“金舌蔽口,犹将无益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论德使能

lùn dé shǐ néng

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选拔人才。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

详细解释

穷年累世

qióng nián lěi shì

形容时间长久。出自《荀子・荣辱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时间久远。形容时间长久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然而穷年累世,不知不足,是人之情也。”用法:作谓

详细解释

游鱼出听

yóu yú chū tīng

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 复

详细解释

流言止于智者

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

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。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谣言。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

详细解释

楛耕伤稼

kǔ gēng shāng jià

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楛:粗劣,粗恶;稼:庄稼。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

详细解释

救经引足

jiù jīng yǐn zú

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仲尼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。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

详细解释

楛耘伤岁

kǔ yún shāng suì

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薉。汉・

详细解释

目可瞻马

mù kě zhān mǎ

眼睛只能看到远处的马。比喻见大不见小。出自《荀子・非相》:且徐偃王之状,目可瞻马;仲尼之状,面如蒙倛。眼睛只能看到远处的马。比喻见大不见小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且徐偃王之状,目可

详细解释

井井有理

jǐng jǐng yǒu lǐ

形容做事条理分明,丝毫不乱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条理分明。井井:形容整齐有条理;理:事理。形容做事条理分明,丝毫不乱。

详细解释

执一无失

zhí yī wú shī

非常专心,没有出现过失。出自《荀子・尧问》:执一无失,行微无怠,忠信无倦,而天下自来。执一:专一;失:过失。非常专心,没有出现过失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尧问》:执一无失,行微无怠,忠信无

详细解释

同声异俗

tóng shēng yì sú

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干、越、夷、貊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

详细解释

罚不当罪

fá bù dāng zuì

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正论》。一般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。罚:处罚;当:相当;相称。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。 复制出处:先

详细解释

正理平治

zhèng lǐ píng zhì

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,使社会安定有秩序。出自《荀子・性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使社会安定。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,使社会安定有秩序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性恶》

详细解释

系之苇苕

xì zhī wěi tiáo

鸟巢筑在纤脆的芦苇上。比喻所依附的基础不牢,有很大的危险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鸠,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,系之苇苕,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系:依附;苇苕:芦苇的嫩条。鸟巢筑

详细解释

圣君贤相

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

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君臣相契意。相,辅弼之臣,后专指宰相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

详细解释

塍蛇无足而飞

téng shé wú zú ér fēi

比喻用心专一,必然成功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塍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比喻用心专一,必然成功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塍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

详细解释

高爵丰禄

gāo jué fēng lù

爵位高,俸禄多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地位、待遇等。爵:爵位;禄:古代官吏的俸给。爵位高,俸禄多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

详细解释

厚禄高官

hòu lù gāo guān

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禄:俸禄。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议兵》:“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,荣

详细解释

乐乐不殆

lè lè bù dài

坚定不懈的样子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: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。乐乐:坚定;殆:通“怠”,懈怠。坚定不懈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效》: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。

详细解释

诎要桡腘

qū yào ráo yù

弯腰曲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弯腰曲膝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诎要桡腘。”用法:作定语、状语;用

详细解释

人伦并处

rén lún bìng chǔ

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:人伦并处,同求也异道,同欲而异知,生也。人伦:各类人。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富

详细解释

能伸能屈

néng shēn néng qū

见“能屈能伸”。出自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的性格。见“能屈能伸”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与时屈伸,柔从若蒲苇,非慑怯也;刚强猛毅,靡所不

详细解释

井井有条

jǐng jǐng yǒu tiáo

形容整齐;有条有理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井井:整齐、有条理的样子。形容整齐;有条有理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苞苴公行

bāo jū gōng xíng

公开用金钱、财物贿赂别人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公开以货财进行行贿。苞苴:蒲包,指馈赠的礼物;公行:公开。公开用金钱、财物贿赂

详细解释

掎挈司诈

jǐ qiè sī zhà

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抓小辫子。掎挈:指摘;司:同“伺”,侦候;诈:欺诈。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

详细解释

形具神生

xíng jù shén shēng

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。形:形体;神:精神。人的形体具备,精神随之产生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“天职既立,天功

详细解释

以一知万

yǐ yī zhī wàn

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出自《荀子・非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见微知著。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

详细解释

裕民足国

yù mín zú guó

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使人民富裕,国家丰足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。”

详细解释

没世穷年

méi shì qióng nián

犹终生,一辈子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解蔽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一辈子。犹终生,一辈子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解蔽》:“以可知之人性,求可以

详细解释

以指测河

yǐ zhǐ cè hé

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