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ò yé dùn , qiān dāo xiān
									 
									认为莫邪不锋利,反而认为铅刀锋利。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,而用品质不好的人。出自汉・贾谊《吊屈原文》:世谓随夷为溷兮,谓跖蹻为廉。莫邪为钝兮,铷刀为铦。莫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出自徐特立《抗战给我的机会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míng bù zhèng , yán bù shùn
									 
									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:“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,仍然抱万一希望,积极挽救。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。出自清・顾张思《土风录》第13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给予极大的方便。出自明・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四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帮助别人。给予极大的方便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惟敏《僧尼共犯》四:“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形容快步前进的样子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三回:那巡捕得了这句话,立刻三步并做二步,急忙跑了出来。形容快步前进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使用有功绩的人,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,使其能将功补过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索卢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使:用。使用有功绩的人,不如使用有过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明月珠与瓦砾装在同一个袋子里。比喻好与坏混杂在一起。出自汉・王充《论衡・自纪》:垂棘与瓦同椟,明月与砾同囊。明月:明月珠,夜光珠;砾:瓦砾或碎石;囊:袋子。明月珠与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及防备。同“疾雷不及掩耳”。出自《淮南子・兵略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比喻事情来得突然。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,使人来不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古时谚语。逆耳的话如同苦口的良药,动听的话如同害人的病毒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商君列传》:语有之矣,貌言华也,至言实也,苦言药也,甘言疾也。古时谚语。逆耳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使天地为之震惊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出自清・汪琬《烈妇周氏墓表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使人震惊。惊:震惊。使天地为之震惊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 复制出处:清・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说话写文章;前言不搭后语;两不相合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9卷。一般作补语,含贬义。比喻说话写文章;前言不搭后语;两不相合。 复制出处:宋・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形容没有主意,不知怎么办才好。出自明・王阳明《传习录・答顾东挢书》:今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,使初学之士,尚未能不贰其心者。而遽责之以圣人生知安行之事。如捕风捉影,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,包括刀山、火汤、寒冰等十八种。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。也比喻最低的等级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gāo niǎo jìn , liáng gōng cáng
									 
									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场。出自《文子・上德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出自《礼记・檀弓下》。一般作分句,指安居的家宅。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 复制出处:《礼记・檀弓下》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出自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人仗势。恃:倚仗;恐:害怕。因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,或毫无顾忌。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做好事做到底。出自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比喻做好事做到底。 复制出处:清・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姐姐原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qiáo shì qiáo , lù shì lù
									 
									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。同“桥归桥,路归路”。出自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七。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。同“桥归桥,路归路”。 复制出处:周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阿斗庸碌无能,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,也不能振兴蜀汉。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。出自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无能的人。阿斗: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事。讷:语言迟钝;敏:敏捷。指说话谨慎,办事敏捷。 复制出处:春秋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把死人救活,使白骨再长出肉来。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。出自《国语・吴语》。把死人救活,使白骨再长出肉来。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。 复制出处:《国语・吴语》:“君王之于越也,医起死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指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。出自宋・苏轼《放鹤亭记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不能相比。指两者相差很大,不能相提并论。 复制出处:宋・苏轼《放鹤亭记》:“由此观之,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或事情开头。出自王浚卿《冷眼观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第一次。破题:八股文的第一股;遭:次。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或事情开头。 复制出处:王浚卿《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。出自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缓不济急。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。 复制出处:《韩非子・说林上》:“失火而取水于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。出自清・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9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为人的准则。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。 复制出处:清・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
									 
									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,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。出自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硬撑。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,却要硬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fēng fáng bù róng hú luǎn
									 
									蜂房装不下天鹅蛋。比喻小容器装不下体积大的东西。出自《淮南子・汜论训》:牛蹄之涔,不能生鳣鲔,而蜂房不容鹄卵,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。鹄:天鹅。蜂房装不下天鹅蛋。比喻小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,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。比喻事情很急,不能等待。出自《国语・越语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事情很急不能等。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shǔ dōng guā , dào qié zǐ
									 
									形容说话罗唆,没完没了。出自清・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说话罗唆。形容说话罗唆,没完没了。 复制出处:清・西周生《醒世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比喻两人不能相容。出自欧阳山《三家巷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指不能相容。比喻两人不能相容。 复制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,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形容心里烦躁、焦急,坐立不安的样子。形容心里烦躁、焦急,坐立不安的样子。 复制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冷气,能使人发抖的冰冷空气。形容人因遇到意外的事情而惊恐。冷气,能使人发抖的冰冷空气。形容人因遇到意外的事情而惊恐。 复制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huó dào lǎo , xué dào lǎo
									 
									指人一生虚心好学。出自老舍《老舍短篇小说选・后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人爱学习。指人一生虚心好学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老舍短篇小说选・后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
									 
									外表好看,不如里面结实。比喻妻子能够治家,就是丈夫的好帮手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外表好看,不如里面结实。比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jīng yī shì , zhǎng yī zhì
									 
									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。出自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・汉史》。一般作主语、状语、分句,指亲身经历就能长知识。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,就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bù zhī qīng zhòng huǎn jí
									 
									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、次要的,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。出自毛泽东《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办事没条理。指人办事不知事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。一般作分句,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。指形迹隐秘,不为人知。 复制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
									详细解释
									
								 
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guān bù wēi , yá zhǎo wēi
									 
									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官场等。牙爪:爪牙,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
									详细解释